作为提供气源的单位,中石化一直是按照国内需求方的订货来安排生产任务的,中石化方面相关人士解释称。
严格自主管理责任。创造性开展矿、部门、区队、班组、个人五级隐患排查。
严格安全确认到位。严格落实安全不放心排查规定,坚持矿每月,区队、车间每周,班组每班,不放心人员每岗和安监员现场五级安全不放心排查规定,将准备结婚的幸福人、变换工种的改行人等10种人和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患者列入不放心排查对象,并坚持两个严禁即:严禁10种不放心人上岗作业,严禁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患者异常时单独上岗,确保安全不放心排查到位,把好源头预防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以提高确认质量,严格超前预控,规范操作行为,消除现场隐患为目的,坚持区队班组自主抓、安监员、督导员动态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现场安全确认,严查施工工序、操作程序和现场动态隐患排查确认、 三位一体和个人岗位隐患排查等关键环节,提高现场安全安全确认能力。坚持矿每旬一次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分专业、分类别制定6个专业的安全大检查记录单,使检查更加细化,责任更加明确。突出源头预防到位
马在田认为,中国石化物探技术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大对物探技术研究软硬件投入,科学、合理地使用和培训人才。据悉,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将成为中国石化油气发展参谋部、物探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中心、物探专业软件研发及推广中心、重大物探工程技术支持中心,重点承担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项目攻关和核心技术研发,专业软件开发及产品推广,新技术应用试验并提供全方位的物探技术支持与服务。苏里格气田从2000年正式发现至今,在排除了技术困扰后,价格机制一直制约着他们的开发进度和未来发展前景。
并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天然气利用规划,并按量入为出原则,根据天然气供应落实情况,做好用气计划安排,保证天然气供需平衡,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气荒。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未来将同时接收来自西气东输一线的自产气、西气东输二线的中亚进口气以及液化天然气项目的进口气。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和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小丽说,政府在天然气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刘社明回忆说,他们很快发现苏里格气田是世界罕见的三低,即低渗透、低压、低丰度的非均质性强的气田,储层识别难、单井控制储量少、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等效益和技术难题严重制约气田开发。
按照以前的预算,在鄂尔多斯盆地打井,一口井预算要1300万,而当时一口井每天只有1万立方米产量,这是没有效益的。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里,煤炭占67%,石油占20%,而天然气却只占3%上下。
我国在2007年出台天然气利用政策,列出天然气使用的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类。节省成本的开发模式在苏里格沉寂了5年之后,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拍板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方式来加快苏里格气田开发。这次‘气荒是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阶段矛盾的集中爆发,从积极的角度看,有助于企业、政府、用户各方达成共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市场逐渐完善。长庆油田一位负责人透露,到2015年,苏里格达到250亿立方米产能时,长庆油田将以5000万吨油气当量超越大庆油田成为中国第一大油田。
近几年以进口天然气为主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加速发展,已使经营商面临进口高成本压力。也就是从2006年开始规模开发后,苏里格的天然气产量将连续实现突破:当年底的日产量为1000万立方米,2007年底实现2000万立方米,预计到今年年底,日产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能够拥有105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能力,这将为长庆油田冲刺3000万吨汽气当量奠定基础。从资源储量看,天然气在我国属于短缺资源。这让从事国内天然气勘探、开采和销售的诸多企业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盼望天然气涨价,已经盼望太久了。
苏里格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兴刚告诉记者,这种模式让合作方的利润来源来自油气销售收入,而不是以前习惯的工程服务费,就是说他们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技术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与煤炭、石油相比,天然气一直是国际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占一次性能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这要求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充分应用价格杠杆,调动各方在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中的积极性。这一天,长庆石油在毛乌素沙漠腹地的探井探获高产工业气流,从而发现了苏里格——全国探明地质储量规模最大的整装气田。
随着更多进口天然气的引进,以及国内天然气管网的形成,天然气价格改革面临压力。而天然气在中国却一直是一个短腿能源。天然气危机和开发难题2000年8月26日,是中国天然气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他说,无论从天然气市场的过度发展还是从储气设施的建设不足来看,关于天然气怎么用,上下游产业链怎么发展,都需要更具整体性的规划。尽管如此,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经理马新华在参加今年7月份的中国能源高峰论坛时表示,天然气的愿景资源总体上是地质条件决定的,但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取决于工程技术和市场价格。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天然气专家刘毅军说。
摆在长庆油田面前只有这两条路:要么牺牲经济效益,要么暂时放弃开发。不同气源价格成本不同。
如果天然气价格机制不及时改革,将给国内天然气销售和运行带来问题。价格改革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将建立和其他能源价格相匹配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同一个地区来自不同气源的气同价,以及天然气价格随国际价格浮动。
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发电、工业燃料和城市居民及商业用气。我国应抓紧制定综合的可执行的天然气市场规划。
同时,开发步骤也在加快,原来的模式下,长庆油田一年最多打100多口井,5+1模式一年能打出1000多口井。进入冬季的中国,出租车加不到天然气、煤气灶打不着火的消息陆续传来,这些现象再一次倒逼着中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指出,合理的天然气价格一方面应确保石油企业寻找天然气资源的动力,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国内市场的承受力。5+1一改原来国内习惯的油田开发模式,而是由长庆油田统一编制总体开发规划方案,统一建设和管理主干集输管网、天然气处理厂和外输管线,合作者则分区编制开发方案,自主安排产能建设并管理井、站和集气支线,最后由长庆油田以0.8元/立方米的价格在交气点收购天然气。
届时天然气将基本取代石油或与石油并列为第一能源。如今,苏里格的低成本开发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天然气开发的一个样本。
苏里格气田的开采史宛如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从而背负了太多的含义:困难、机遇、探索和创新。气荒的发生,使天然气价格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明年年初,来自中亚的天然气将大规模进入我国西气东输二线,进口与国内气价矛盾将进一步凸显。董秀成说,从热值看,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与煤炭和石油价格相比处于偏低水平。
即通过公开招投标,由长庆油田联合长庆石油勘探局、辽河石油勘探局等5家单位联合开发,形成了5+1模式。苏里格气田开发指挥部副指挥刘社明告诉CBN记者,苏里格气田的发现及综合勘探技术项目曾经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曾经是央视等单位发起评选的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而相比技术来说,更大的难题在于成本。但这个曾经震惊世界的发现并没有随之带来想象中的天然气发展前景。
苏里格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重重波折更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技术和价格的决定性作用。按照全球天然气发展计划,预计到2010年,天然气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为25%,2050年将达到30%。
这个模式下,一口井的成本居然降到了750万上下。11月19日,中国发改委官员表示,今年年内天然气将不涨价。
中共中央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曾为苏里格建设做过批示。这种情况对于中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以及他们的所属单位陕西长庆石油集团(下称长庆石油)和上级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来说,也是他们的心头所痛